行业动态

入口改造案例,张拉膜结构


五马渡观音景区入口改造

项目位于南京长江南岸,幕府山背面。是登高节与樱花节等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是连结景区东西入口的交通要地。在实地的考察中,人流与车流的交织混乱,因为处于坡脚位置,每当暴雨来临所导致地面道路的泥泞不堪,被道路分割后的地块分散所导致的识别性不强成为了本次改造的几个重点。

改造之前,由主入口进入售票处不仅需要穿过马路,也要走过遇到暴雨会积水的停车场。设计想通过灰空间的增加,优化步行的体验,同时也为入景区的游客,登山客提供一个可以休憩的场所。形式上借鉴了原有建筑人字坡屋顶的形式,让新的构件成为原有建筑语言的延伸。

两面的墙的设计遮挡了停车场的视线,也加强了景区入口的流线。伞状的结构,不仅为了强化屋顶在环境中的辨识度,同时也能让屋顶能够轻盈的飘浮在墙上。墙面与屋顶的分离也减少了长江边空气对流造成的风压。材料上,我们采用了PTFE可透光的膜材料,为夜间活动的人群照亮了空间。

白色的张拉膜在山体的环境中尤为凸显,人字形的挡土墙与围合的院落,不仅呼应了原有场地的形式,也大大减少了被暴雨冲刷的山体所流淌下来的泥沙。

 

第11届江苏省园博园主展馆片区设计

主展馆选址在距离园博园西入口不远处的一处工业遗址。基地为建于1970年代的两座毗邻的民营水泥厂——“银佳昆元白水泥厂。汤山的白水泥生产起源于民族工业初起的20世纪初,麇集在山谷中的众多民营小厂均脱胎于孙中山兴办的中国水泥厂,银佳和昆元白水泥厂就是其中之二。

主展馆的新建筑总建设量不小, 略去其他方面的改造,单讲主展馆主入口改造。

主展馆是整个博览会的核心建筑,如何在复杂的场地和建筑群体中,提供一个标志性的公共集散、休息场所?我们利用原始厂区大门附近的一块空地,建造一片梯田状的景观台地,引导人流拾级而上,跨越高耸的挡土墙到达更高的台地,台地覆盖之下是整个建筑群的设备能源机房。台地之上,用束柱支撑起阔大的棚架,形成开放空间。结构柱分解成倒锥形的一束细柱,内置锥形金属网,形成空间装置,引导植物攀附。透光屋顶使用标准单元的伞状膜结构,镜面不锈钢吊顶将台地上的植物倒映在空中,好像一片幽静的森林。不锈钢叶片上的细碎的小孔,像树叶、像虫噬,覆盖着与台阶和大地融为一体的植物。

主入口伞状膜结构单元